改革先行,夯實縣域媒體融合之基
察勢者明,趨勢者智。在縣級媒體遭遇全面“圍剿”時,昌樂連續3次在山東省率先試點體制機制改革,從探索市場運營到實現臺報融合,再到實現在編人員工資財政撥款,構建起了全媒體宣傳格局和融媒體運行體系。
2009年考入傳媒集團的研究生王勇,現在已升任采集中心主任,他趕上的正是*場探索市場運營的改革。2009年,昌樂整合電臺、電視臺、電視網絡傳輸中心等,組建昌樂傳媒集團公司,建立了能出能進、能上能下、優勝劣汰的勞動用工機制,王勇正是在這樣的機制中快速成長為單位中層骨干人員的。
和王勇同批錄入的研究生吳瑞萍,則在2012年由昌樂傳媒網編輯調整為《昌樂日報》記者,這一年也是原濰坊日報昌樂分社整體劃入縣傳媒集團的*年。從這一年開始,傳媒集團開始負責縣委機關報的編輯出版工作,并掛廣播電視中心牌子,管理體制調整為直屬縣政府管理,恢復事業性質。
而隨報社歸入傳媒集團的在編人員王偉,工資也經歷了從單位自收自支到財政撥款的變化。2016年,昌樂出臺《關于深化昌樂傳媒事業體制機制改革的實施方案》,調整規范機構設置、職能定位、財政保障、管理運行制度,明確昌樂傳媒集團為縣政府直屬公益二類事業單位,每年財政撥款1000萬元以上。
著眼融合,構建現代融媒架構體系
行棋觀大勢,落子謀全局。昌樂在融媒體中心建設中抓住關鍵環節,做好機構、流程和新興媒體與傳統媒體的“三個融合”,確立融媒體中心發展主體框架。
從撤銷報紙、廣播、電視等縣屬獨立媒體單位,到建設社區廣播“村村響”傳播平臺和公益閱報欄社會宣傳平臺,再到融合政務網站,實現新聞傳播平臺和政務服務平臺全面整合,昌樂首先實現了媒體平臺的徹底融合。
在融而為一的基礎上,昌樂向深處發力,建立采編分離、全媒體生產的運行機制,健全報紙、電視、電臺、網絡新媒體4套策采編發新聞生產流程,形成一體策劃、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多媒傳播的融媒體新聞生產格局,實現了采編流程再造融合。
隨著縣級媒體改革的深入,昌樂依托昌樂傳媒網將報紙、廣播、電視內容與互聯網精準嫁接,實現了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內容的互通互融。以綜藝性選秀節目《百姓大舞臺》為例,活動開展期間,除電視、電臺、報紙、社區廣播刊播外,“今日昌樂”官方微信也會進行直播,在線人數高達到3萬人,實現了新興媒體和傳統媒體的深度融合。
強化保障,推動媒體融合順利實施
奔著問題去,找準問題干。越是艱難險阻,越要闖關奪隘。
面對變化和挑戰,昌樂撥云破霧,看清方向,把住大局,從體制、考核、技術三個方面入手,構建融媒體發展的全方位保障體系。
劉貫鵬,2011年進入昌樂傳媒集團后,憑著深入鉆研的勁頭和拼搏奮斗的精神,逐步成為融媒體中心外宣部骨干記者,享受中層副職待遇,薪酬更是水漲船高:“我每個月的績效分數能高出基本分數線200分,加上在市臺、省臺、中央臺發的大稿獎勵,收入挺不錯的。”對于劉貫鵬來說,傳媒集團是他實現人生價值的地方,“雖然累,但真的很有成就感,而且有付出就有回報,心里也暢快。”
劉貫鵬的經歷只是昌樂融媒體中心建設中眾多人的一個縮影。融媒體中心采編主體業務線上多是像劉貫鵬一樣沒有正式編制的聘用人員,如何提高一線采編人員的積極性?又如何吸引留住人才?
昌樂對縣級媒體內部組織架構和部門崗位進行全新設置,成立采集中心,切實破除融媒體中心內設機構工作壁壘。實行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實施《全員全程績效考核辦法》,做到同崗同責、同工同酬,讓一批年輕優秀的一線采編人員走上管理崗位或享受中層正職、副職待遇。整個采編團隊的積極性大幅提高。
同時,加大技術保障,累計投入1200多萬元,完成采編攝錄播高清化改造和中央廣播電視節目無線數字化覆蓋工程——調頻頻段數字音頻廣播等項目建設。引進4G傳輸、流媒體傳輸、移動直播、無人機采集、全景拍攝等技術,實現內容從可讀到可視、從靜態到動態、從一維到多維的多媒體化展示。
用活“媒體+”,打通為民服務“*一公里”
有底氣,就有“進”的動力。近年來,昌樂堅持向創新要動力,變創新為活力,探索多元化“媒體+”模式,拓展新聞單位的為民服務功能,在“媒體+政務”“媒體+民生”“媒體+文化”上蹚出了一條自己的路子。
在中央媒體、互聯網媒體無法提供準確信息時,縣級媒體記者能*時間深入一線,接觸“神經末梢”,拿到一手材料,并予以正面引導。無論是2018年8月“摩羯”“溫比亞”臺風的突襲,還是2017年實康水業城區供水主管道破裂事件,融媒體中心記者或是冒著暴雨、或是忍著酷暑堅持一線采訪,微信直播,傳媒網滾動播出,電視24小時不間斷播出,電臺、“村村響”大喇叭以及昌樂日報都全線跟進,幫助快速消除輿情危機。
在“媒體+政務”上,依托昌樂傳媒網、今日昌樂官方微信鏈接昌樂政務網、濰坊干部學習網以及鎮(街、區)、縣直部門政務網站,實現了政務信息查詢、互動交流和申請登記審批等網上辦事功能。
在“媒體+民生”上,開設昌樂民聲網,全縣100余家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進駐,*時間在網上公開群眾的投訴和建議,讓政府在*時間介入解決民生問題。自2012年上線以來,共接收網民發帖8萬余條,回復辦結率92.8%,群眾滿意度96.9%。開辦《我們的家園》民生欄目,關注百姓生活,發揮媒體記者幫辦作用,推動解決老百姓遇到的供暖、出行等民生問題。
在“媒體+文化”上,依托媒體資源,主動融合文化,開辦綜藝性選秀節目《百姓大舞臺》,承辦地方節會、文藝演出、體育賽事,持續開展“文明之夏”廣場演出、送戲下鄉等群眾文化活動,為群眾搭建了參與、展示、欣賞文藝演出的平臺,極大地活躍了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昌樂縣文化生活滿意度調查連年位居全市前列,媒體以文礪人、以文育人、以文化人服務功能凸顯。
海峽廣播電視設備工程有限公司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軟件大道89號福州軟件園A區28號樓五層
Copyright ? 1999-2025All Rights Reserved閩ICP備120232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