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要扎實抓好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吹響了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的沖鋒號。
兩年多來,這項工作一直在緊鑼密鼓地推進當中。截至目前,各地的組建掛牌工作都已經接近尾聲。
牌子掛起來了,人員到位了,陣地建起來了,階段性的進展成效明顯,但對于縣級融媒體中心而言,其實,萬里長征才走完第一步。
這是因為,更艱難的工作還在后面。比如,平臺建設起來了,如何生產更多優質的內容、提供更優質的服務,把群眾聚起來,把民心聚起來?
比如,員工到位了,如何把他們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增加他們的獲得感、成就感,讓他們成為融媒體中持續可靠的支撐力量?
又比如,全新的設備采購回來了,如何永葆創新的熱情,與時俱進,跟上時代,不斷擁抱新理念、新模式、新技術,讓融媒體中心常辦常新,而不是一曝十寒。
在這個過程中,個人認為,縣級融媒體中心應該摒棄對于設備、技術和“10萬+”等“三種迷信”,進而把更多力量用在服務群眾和機制創新。
摒棄三種迷信:新設備迷信、高科技迷信和“10萬+”迷信
前兩年,央視開通了4K頻道,不曾想,在當下的了解中,一些縣級融媒體中心也在躍躍欲試,準備購買4K轉播設備,鳥槍換炮,大干一場。
甚至在一些私下和公開的討論中,很多地方縣級融媒體中心已經把4K設備作為一項標配。例如,川東北一家縣級融媒體中心,最近正計劃花200萬元購買4K轉播設備。
據了解,最近兩年,4K采集、轉播設備數量同比大幅增長,其中,相當部分來自市縣一級。
不僅是4K,在建設縣級融媒體中心的過程中,大面積“換裝”熱潮此起彼伏,大到蓋樓,小到采編設備,無所不用最新,無所不用最好,逼近新設備迷信。
聽到這些聲音,我的第一個念頭就是:有這個必要嗎?尤其是在媒體融合如火如荼的背景下,電視、報紙等載體大面積向移動傳播轉移,繼續投資高清電視是否有必要?或者說,搞高清傳播是否符合融合發展的需要?
我倒不是說設備不重要,問題是,這些設備轉型與媒體融合的方向是否一致,這些設備是否符合媒體融合的需要?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傾向是,縣級融媒體中心對于很多時髦的高科技的熱衷和迷信。比如增強現實、云計算、AI、區塊鏈等。
在此重申一下,我不是反對技術,技術確實已經成為驅動媒體融合轉型發展的重要推手,問題是,對于縣級融媒體中心,考慮實用性和支撐力的因素,他們有沒有必要花大力氣引進最新技術,他們要用大數據和區塊鏈來干什么?用得上嗎?
另外一個問題是,他們用得起嗎?在縣級,尤其是西部的區縣,有沒有足夠的人才支撐?
其實,現實的狀況是,遑論縣級融媒體中心,很多省市媒體在轉型初期,也曾引進一些很炫很潮的高新技術,比如增強現實技術,通過一個二維碼將報紙的內容飄起來,但其實報紙內容本身沒有任何改變。
這樣的技術對于媒體的社會影響力傳播力沒有任何提升,最終只能是炫技,除了花哨外,沒什么幫助。
在我看來,技術的重要性來自于對于主流目標的推動力,技術服務于價值,如果脫離了這個取向,技術業務兩張皮,就成了技術虛無主義,不僅不利于業務,也不利于技術本身。
最后一個值得關注的傾向是,對于“10萬+”的迷信。經常碰到的情況是,每到一個地方,大家拿出來比的就是,有多少條“10萬+”?
“10萬+”是衡量一個新聞傳播力的重要標尺,問題是,作為縣級融媒體中心,他的功能定位究竟是基層治理平臺還是新聞宣傳平臺,究竟是服務在前還是引導在前?
評判的標準不能脫離自身定位,就像我們不能用衡量水桶的標準去衡量錘子一樣。“10萬+”當然好,問題是不能唯“10萬+”。這是因為,有爆款沒有影響力的案例比比皆是。
堅持“三個驅動”:市場驅動、服務驅動和創新驅動
摒棄三種迷信的同時,我們又該堅持什么?
在我看來,首先是要堅持市場驅動。
具體來說,就是無論選用哪種設備、哪些技術還是生產哪種產品,核心在于市場需求導向。
從內容生產來說,做什么產品,必須是以滿足市場需求為第一前提。在四川仁壽調研的過程中,我最深刻的印象是,當地縣財政每年拿出100萬元,開設有獎爆料,這樣一來,極大地調動了老百姓參與的積極性,各種基層問題和線索紛至沓來。記者從“找新聞”變成了“選新聞”。
這種新聞,記者好采,群眾愛看,長此以往,融媒體中心的用戶粘度大大增強。
再說設備和技術的選用,以必須要從實際需要出發。在內容生產傳播環節,到底存在哪些難點痛點,就有針對性地開發什么技術,引進什么設備,而不是為引進而引進,為花哨而引進。
現實中不乏這樣正面的案例。比如川觀新聞開發的“四川云·云眼互聯網傳播平臺內容風控系統”以及新華社開發的“MAGIC視頻智能編輯系統”。
前者致力于幫助編輯記者發現和堵住錯漏,政治錯誤、語法錯誤、錯字別字甚至標點符號的錯誤都能迅速“揪”出來,一經推出,簡直是很多編輯記者,尤其是“馬大哈”的福音,同時,很多政府企業的網站都非常歡迎。
后者幫助記者快速對視頻進行智能化編輯,基本可以實現傻瓜化編輯,解決了當前視頻采編過程中視頻編輯短缺的難題。
還有,針對記者采訪過程中聽采訪錄音費時費力的問題,很多新聞單位都引進了語音轉化系統,大大減輕了記者的工作強度,頗受歡迎。
從本質上來看,這些設備和技術都是堅持需求導向的結果,致力于解決內容生產過程中的痛點難點,應用之后,大大提升了生產效率。
其次,是要堅持服務驅動。
我們必須旗幟鮮明地強調,從中央到地方,縣級融媒體中心的核心定位都是基層治理平臺,新聞宣傳只是其中一個職能,應該把服務群眾放在首位。服務應該成為縣級融媒體中心的安身立命之本。
服務什么?解決問題是一方面,方便群眾是另一方面,交電費、交學費、搶消費券是不是服務?我看是。但是不是服務群眾只是交水電費學費,當然不是。
群眾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有精神的,有物質的,有體制機制的,多種多樣。指望一個融媒體中心解決所有需求肯定不現實,現實的路徑是發揮自己優勢,有重點地選擇適合自己做而且能做的。
比如有的地方,推出“找老鄉”板塊,致力于為在外省打工的當地人搭建一個社交平臺。
最后,是要堅持創新驅動。
縣級融媒體中心是一個新生事物。新生命就不能走老路,必須堅持創新驅動,尤其在體制機制的創新上要大作文章。
問題是,體制機制也是千頭萬緒,從哪些方面入手。個人來看,當務之急是采編流程機制和員工薪酬用人機制。
先說前者,當下很多地方的縣級融媒體中心是在原有的電視臺的基礎上搭建的,同時整合了原來縣委報道組等人力,從目前來看,基本屬于“兩碗面條合成一碗”,流程沒有實現再造和優化。
新形勢下,縣級融媒體中心需要大踏步向移動端轉型,相比之前,介質、載體、理念都有巨大的變化,順應這種變化,需要對生產傳播流程和機制進行全方位重塑。
在策劃環節,要堅持統籌考慮,多元傳播;在采訪環節,要堅持文字、圖片和視頻的一次性采集;在傳播環節,要實現多波次、長時段發稿。
再說薪酬用人機制。無論哪種方式,無論什么平臺,最終都要人來完成。在任何體制中,如何把人凝聚起來,積極性調動起來,都是最關鍵的因素。
反觀當下,制約縣級融媒體中心最大的障礙是人。其中,首先是找不到人;其次是留不住人,最后是調動不了人。
為什么?核心是薪酬體制和晉升空間。
現在,縣級融媒體中心被確定為事業單位。我的理解是,中央的本意是為了加大對于縣級融媒體中心的財政支持,但在基層的執行過程中,這種財政兜底變成了變相的鐵飯碗,干多干少一個樣,干與不干一個樣。
如此一來,中央的好意變成了壞事,原本的保護變成了桎梏。怎么辦?改革。怎么改?
我的觀點是,縣級融媒體中心可以是事業單位,國家應該按人頭給予一定的財力支持,但人員的招聘和使用必須企業化管理,縣級融媒體中心對用人用錢應該有自主權,用誰,不用誰,給多少工資獎金,這些都應該他們內部說了算,在這個過程中,要堅持按勞分配,多勞多得,優勞優得。
在給予基本財力保障的同時,要賦予縣級融媒體中心一定的創收造血功能,自收自支,少干預或者不要干預,只要有利于調動大家積極性,只要不是領導貪污獨占,都應該鼓勵支持。
一個案例。四川儀隴縣級融媒體中心,當地縣委賦予中心很大的人權財權,經費上,財政保障一部分,自己創收一部分,員工人均年收入能夠達到8-15萬,大大提升了中心的吸引力,很多甘肅、山東、陜西的畢業生都留在當地工作。
最后,要把縣級融媒體中心真正做好做活,我們傳統的宣傳管理體制也要創新,要充分信任縣級融媒體中心,尤其是在一些熱點焦點事件上,讓他們主動發聲、盡快發聲,搶占輿論陣地,而不是一禁了之,捂著自己嘴巴,讓別人說話,坐失陣地。
一句話總結就是,政治上要給地位,經濟上要給待遇,戰斗中要給機會,只有這樣,才能凝聚人,激活人,也只有凝聚到人,激活了人,縣級融媒體中心才會真正辦好。
海峽廣播電視設備工程有限公司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軟件大道89號福州軟件園A區28號樓五層
Copyright ? 1999-2025All Rights Reserved閩ICP備12023208號